相信不少人也曾經看過天文台網頁及/或手機程式的天氣雷達圖像,尤其是打風或下雨天。根據資料,現時香港有兩座天氣雷達站,分別位於大老山及大帽山。大帽山山頂有兩個海拔超過950米的山峰,南面山峰海拔957米,是香港境內最高點,設有雷達站、發射站及標高柱#67.2;天文台天氣雷達站位於北面的山峰,於1999年開始運作,由於雷達「年事已高」,數年前天文台已經向政府申請撥款,更換大帽山的氣象雷達。更換工程已經展開,沿用的雷達系統現正進行拆卸,之後安裝新的雷達系統。近日抬頭望向大帽山山頂,便會見到其中一個「白色波波」正進行工程。為了更近距離看看這次位於「香港之顛」的工程,決定往山上走一趟。
於荃錦坳起步,沿着大帽山道往上行,沿途已經可以遠望打開了頂部的「白色波波」及旁邊的吊臂。經過禾塘崗附近的閘口,在標距柱M152附近離開車路,轉左步進山徑,沿大帽山西面山脊往上爬,由海拔710多米上升至約940米。沿途會經過一些外型頗特別的大石,大家不妨加點想像,給它們起些名字。山徑直達天文台天氣雷達站外的鐵絲網,除非獲准進入大帽山山頂禁區,否則這兒應該是最近距離可以看到雷達站正門的地點。
沿離開鐵絲網不遠的小徑往另外一個山峰前行,沿途有些人造的石壆及被棄置的舊圍欄,緩緩登上小徑的最高處(海拔超過940米),鐵絲網內不遠處便是全港最高的大帽山標高柱#67.2 。之後小徑圍繞着民航處雷達站前行,來到一座應該是水泵泵房的小屋,泵房上方有一道雷達站的閘門,下方則是一些水泥建築,類似是基座的構建物。繼續前行,緩緩下降至車路,路旁便是標距柱M147。沿車路前行不遠,來到禁區閘口,這兒是整條麥理浩徑的最高點,海拔920多米,比鳳凰徑路經的鳳凰山山頂(海拔934米)低數米。
在閘口前偷看了「小心无大过 粗心铸大错」、「听党话 跟党走」、「法纪严 风气正」、「能打仗 打胜仗」、「警惕 坚韧 优质」及「忠诚坚毅」字句後,往下走至「貓屋」,至於「貓屋」最初是甚麼用途,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此連結的資料。
回到麥理浩徑,開始回程,經過禁區閘口,步進標距柱M147對面的小徑,來到剛才經過的水泵泵房。沿水管旁邊的小徑往下行,來到另一座水泵泵房及香港業餘電台聯會VR2R中繼站。接回麥理浩徑,沿車路一邊行一邊欣賞日落,返回旅程的起點—荃錦坳,結束今次旅程。
是次行程的感覺:
- 不如是否早前特別多雨水,路經的小徑都較預期茂密
- 大帽山除了作為郊遊及行山的地方,亦變成攝影熱點,除了拍攝香港風景之外,今次旅程遇到大約十對新人拍攝婚紗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