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企企路線 - 尋找九龍水塘界石

日期 2020-04
地區 新界中
所需時間 5小時
行程簡介 九龍水塘 KWW 1902 界石 金山 石梨貝水塘

根據水務署刊物「點滴」(水務署內部員工編輯及傳閱的一份季度刊物)第108期16頁

「維多利亞城界碑大家可能會知,但原來水記都有界碑,就是1902年就豎立在九龍水塘直接集水區邊界的界石。界石四面只得一面有刻着的KWW 1902 No.X 的字樣,這刻字的一面向集水區之外,為識別界內外之用。因為當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是英國人向清政府租借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的土地,話雖是99年但總有歸還的一日。因此估計豎立界石是『留後着』的。相信應該有30塊界石,至今仍有7塊未找到。」

另外,根據網上資料,當年建造九龍水塘時,豎立了多座界石。這些界石刻有「KWW 1902」,代表了「Kowloon Water Works」,每塊石面文字的方向都是背着水塘,因為它們就是集水區的界線。長春社亦有將當日講座上載到Youtube:

水務署的工作人員亦曾經記錄這些界石,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他們的記錄

早前探訪了1、2及6號界石,今次採用「逆行」,由30號界石開始,探訪餘下已知的界石。

於九龍水塘起步,沿衛奕信徑第六段前行,經過一段上山石級後,來到一個路口,在此離開衛奕信徑,沿泥路繼續上行,不久便見30號界石。繼續上行至山丘頂,便見29號界石。下降一段路後再上山丘頂,電塔下便見28號界石。前行至一個山坳路口,右邊是昔日PB312機槍堡入口,在前面分叉路選擇向上行的山路,山丘頂便是27號界石。沿山徑前行,經過26及25號界石後,來到一個路口,路口有昔日的軍用座標石及電台發射站鋼索。

 

 

步過鋼索石座,上行至一個小山丘的山徑,接近山丘頂的位置留意左邊,有一小徑通往山丘頂的24號界石。24號界石有一條下山山徑可走,但筆者原路返回石座,沿石座前的小徑步往發射塔,發射塔下的小山丘頂便見23號界石。覓路下降至香港電台分站,沿分站外圍鐵絲網前行,轉入山徑,不久便見22號界石。界石右邊有一條掛滿絲帶的小徑,但筆者選擇沿地圖標示的山徑下行,過了一段,路徑因少人行及有不少榻樹而變得模糊。經過一個被塌樹淹蓋了的古墳後,接上主山徑,前行一段便接回剛才的絲帶下山路,前面便是21號界石。繼續前行,來到「儍人樂園」入口,左轉登上小山丘頂,便見20號界石。原路返回,走上「儍人樂園」,便見早年已經「被裝修」的19號界石。之後下降至金山路,來到麥徑及衛徑相交點,在眾多遊人及齊天大聖附近休息。

 

 

跨過金山路,沿山路向金山上走,來到一個路口,留意左邊樹上掛上絲帶的小徑,沿標記往上行,經過一個疑似洞穴入口,來到17號界石。原路返回山徑路口,循右邊小徑上行,探訪電塔及一處郊遊地點,嘗試看看有沒有18號界石㾗跡。之後接回登山主徑,經過山頂的山火瞭望台,便見身兼標高柱的16號界石。前行下降至山坳,沿電線桿旁的小徑上行,抵達發射站群,據悉,15號界石原本位於此處最高點。

 

 

覓下山山徑,經過14號界石後,來到13號界石。面前有兩條下山的路,皆可通往12號界石,筆者選擇左邊山徑,下降至石仙谷,再沿引水道前行,接回剛才另一落山山徑,地圖顯示有一道小橋橫跨引水道,但現在卻不知所終,如果剛才沿眼前山徑走下來的話,則不知如何跨過引水道。沿山徑下行,經過12號及11號界石,來到石梨貝水塘緩跑徑起點,在此右轉上山徑,經過一支已停用的標高柱,上行至山丘頂,便見10號界石。回到緩跑徑起點,行至溢洪道的對面,便見緩跑徑的終點指示牌,指示牌後有一山徑,樹上亦繫有絲帶,此小徑應該可以通往9號界石,但筆者選擇沿緩跑徑前行,來到一張木凳,在此往山坡上爬,來到山丘頂,便見9號界石及其身後的標高柱#TV111.25。根據昔日野外定向地圖,山丘頂其實是有一條山徑經過的。之後沿一條向南的山徑下行,經過一個已封閉的洞穴入口,下降至金山樹木研習徑,經金山路步行到大埔公路乘車離開。

 

 

 

 

 

 

注意事項:

  • 香港電台發射站及金山發射站群範圍內有頗強輻射,筆者手機並不能接收到電話網絡訊號,如果要使用手機數碼地圖帶路,請於出發前下載離線地圖
  • 界石通常豎立於山丘上,沿途會「上落上落」
  • 23及24號界石位於香港電台金山發射站範圍內,不能保證公眾可以隨意進出
  • 參考今天的地圖,9號及17號界石是沒有山徑經過,如果計劃前往,需要一定的方向感及留意行山隊留下的標記
  • 1號及2號界石位於筆架山上,如果體力充足,應該可以一次過探訪所有現存界石
  • 除了這些上百年歷史的界石,路線會經過不同的水務歷史建築及二戰遺跡,請大家珍惜及愛護這些文物

關於界石:

  • 1號界石表面沒有明顯「傷痕」,基座亦保存完整,看來不似從高處滾下,至於它原來豎立在何處,何時、如何及由誰放置於現時位置,則有待高人指點
  • 筆者曾經於尖山山脊行走,除了找到標高柱#TV111.26標高柱#TV111.27外,當時並沒有發現水務界石
  • 15號界石原址建成發射站,參考1975年的測量圖,當時KWW15似乎仍然保留在鐵絲網圍欄內,現時鐵絲網圍欄內已經不見KWW15,界石已被毀抑或尚在附近山坡,不得而知
  • 金山山頂的16號界石身兼標高柱,外觀有改動,例如柱頂是平面而非其他界石的椎體頂,「KWW」字樣亦似乎被「填平」
  • 翻看2007年16號界石的相片,當時柱身連同底座是放在地面,底座並非埋在地下,不知道昔日平整地面建造山火瞭望台時,界石是否曾經被掘起及移動,抑或是保留在原本位置
  • 除了16號及「儍人樂園」的19號界石「被裝修」外,其他界石都似乎是保持原狀
  • 環顧23號界石四週,感覺當興建發射塔的時候,剷平此山丘比保留它更為簡單容易,23號界石得以原址保存,實屬難得及幸運
  • 根據水務處資料,九龍水塘底部應該有三座界石
  • 昔日測繪處似乎曾經對部分界石進行測量原圖),但不知道他們是否測量所有界石及仍然保留當時記錄

後記:

根據網上資料,2022年年頭,感謝一位有心人的付出,令7號及8號界石重見天日。網上亦有行山人士提供前往方法,可以探遊6號及9號界石時順道探訪7號及8號界石。

 

附上界石照片及座標以供參考,請注意因為GPS訊號接收或其他因素,列表內的座標可能跟實際位置有偏差。

界石   緯度 經度
#01 22° 20' 57.2" 114° 10' 05.6"
#02 22° 20' 52.6" 114° 10' 06.6"
#03      
#04      
#05      
#06 22° 20' 44.4" 114° 09' 09.2"
#07 22° 20' 49.6" 114° 09' 10.8"
#08 22° 21' 15.3" 114° 09' 05.8"
#09 22° 21' 14.6" 114° 08' 58.7"
#10 22° 21' 18.3" 114° 08' 57.3"
#11 22° 21' 20.4" 114° 09' 00.9"
#12 22° 21' 28.0" 114° 09' 00.6"
#13 22° 21' 37.7" 114° 08' 52.9"
#14 22° 21' 39.8" 114° 08' 45.7"
#15      
#16 22° 21' 53.9" 114° 08' 49.3"
#17 22° 21' 56.0" 114° 08' 58.1"
#18      
#19 22° 21' 56.9" 114° 09' 07.0"
#20 22° 21' 52.7" 114° 09' 07.9"
#21 22° 21' 53.3" 114° 09' 13.1"
#22 22° 21' 56.5" 114° 09' 14.3"
#23 22° 22' 02.0" 114° 09' 14.2"
#24 22° 22' 06.2" 114° 09' 13.3"
#25 22° 22' 03.9" 114° 09' 19.6"
#26 22° 21' 55.8" 114° 09' 23.6"
#27 22° 21' 51.5" 114° 09' 26.9"
#28 22° 21' 43.9" 114° 09' 29.0"
#29 22° 21' 39.1" 114° 09' 26.2"
#30 22° 21' 34.5" 114° 09' 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