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碼地面電視發射站
根據通訊事務管理局的資料(資料更新日期 : 2021年4月1日),本港現時共有三十一個數碼地面電視發射站,分為主要發射站和輔助發射站。
主要發射站
6個主要發射站將由兩間電視台分工合作興建,無綫電視負責興建慈雲山、金山、青山和飛鵝山這四個主要發射站,九龍坑山和南丫島發射站則由亞洲電視興建。一般而言,主要發射站規模較大,功率較強,亦會將訊號轉送至輔助發射站。
| 發射站 | 行行企企參考 | |
| 慈雲山 | 飛鵝 獅子 慈雲山 東洋山  | 
		|
| 青山 | 青蝶脊 | |
| 九龍坑山 | 九龍坑山 | |
| 金山 | 金山 城門 | |
| 飛鵝山 | 飛鵝 獅子 | |
| 南丫島 (菱角山) | 南丫島 | 
輔助發射站
早期二十九個發射站中,有十三個屬亞視管理。與主要發射站相比,輔助發射站則規模較細,功率較低,有些發射站似乎只是安裝在屋宇天台而並非獨立建築物(例如薄扶林、鴨脷洲、深井、東涌輔助發射站)。
於2009年下半年啟用的5個輔助發射站,無綫負責興建和營運筆架山、南朗山和西灣山站,而亞視則負責上洋山和琵琶山站。
第三十個發射站 (馬灣發射站)則似乎是由馬灣鄉事委員會興建及保養。
第三十一個發射站 (石壁發射站)多年前似乎是提供廣播服務給石壁監獄職員。
| 發射站 | 行行企企參考 | |
| 聶高信山 | 聶高信山 | |
| 上洋山 | 釣魚翁 | |
| 西灣山 (柴灣) | 西灣炮台 | |
| 琵琶山 | 琵琶山 | |
| 南朗山 | 南朗山 | |
| 筆架山 | 筆架山 | |
| 元朗374山 (雞公嶺西) | 雞公嶺 | |
| 砵甸乍山 | 黑角頭 砵甸乍山 | |
| 赤柱 (斜炮頂) | 斜炮頂 | |
| 長洲 (天文台長洲氣象站) | ||
| 大欖涌141山 (小欖山) | 小欖 | |
| 大埔仔 | 竹角標高柱東南面約60米 | |
| 紅花嶺 | 紅花嶺蓮麻坑 | |
| 大澳 (牙鷹山) | 鳳凰徑第七段替代路線 | |
| 元朗297山 (紅水山/公庵山) | 紅水山 | |
| 大嶼山275山 (大牛湖頂/白富田山) | 鳳凰徑第十二段 | |
| 照鏡環山 | 照鏡環山 | |
| 營盤 | 蕉徑 牛潭尾 | |
| 鴨脷洲及香港仔 | ||
| 九華徑 | ||
| 深井 | ||
| 東涌 | ||
| 薄扶林 | ||
| 馬灣 | ||
| 石壁 (石門山) | 
香港電台亦設有數碼地面電視服務發射站,大致都是共用上述發射站。
模擬電視廣播發射站
叧外,香港還有為數不少的模擬電視廣播發射站,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通訊事務管理局辦公室網頁。政府亦已經宣布,模擬電視廣播服務於2020年12月1日終止,模擬電視廣播發射站亦變成歷史。
廣播電台發射站
根據通訊事務管理局辦公室的資料,香港設有多個廣播發射站,分佈於不同地區:
FM
- 歌賦山
 - 九龍坑山
 - 青山
 - 金山
 - 南丫島
 - 筆架山
 - 飛鵝山
 
FM區域性發射
- 元朗374山
 - 聶高信山
 - 舂坎角
 - 將軍澳
 - 天水圍
 - 青山
 - 大坑道
 - 赤柱
 
AM
- 坪洲商業電台發射站
 - 金山走私坳香港電台發射站
 
| 金山走私坳香港電台發射站 | ||
| 坪洲商業電台發射站 | 
昔日香港設有數碼聲音廣播發射站,隨著政府於2017年決定停止香港的數碼聲音廣播服務,這些發射站亦停止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