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鄉村學校,書塾與書室更早出現。書塾,即「卜卜齋」,是給小童就讀的學校,提供基礎教育。書室(或書院)則招收教年長的學生,為的是參加科舉考試,考取功名。有些書塾/書室是獨立建築物,有些則是借用祠堂地方。香港歷史記載最早的書塾/書室為力瀛書院,位於新界錦田,建於1075年。
其後,清政府及英國於1898年簽訂的《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及清政府於1905年廢除實行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舉制度,新界傳統書塾與書室的角色及功能開始轉變,較富裕的子弟亦有轉向西式敎育。之後新界學塾學童,和市區的學童一樣,可以透過優異成績,與香港主流教育接軌。
一些歷史悠久的小學,其實經歷過書塾/書室、鄉村小學和現代化小學三個階段,而書塾/書室也從名字、教學模式等多方面轉型成今天的「學校」。
一些較具規模的書塾/書室,都會有精緻的灰塑、泥塑、字畫、壁畫或雕刻,門口有匾額對聯,室內或會懸掛功名牌匾。亦因為它們的歷史、結構及裝飾,能夠保存至今的書塾與書室有不少已被評級為歷史建築甚至法定古蹟。然而,因為種種原因,有些昔日書塾/書室消失了,有些重建後只保留昔日匾額對聯刻字,有些則荒廢倒塌。昔日書塾/書室除了變成鄉村小學之外,也有可能變為幼稚園,又或是奉祀祖先、討論鄉事、設宴、聯誼聚會或春節點燈的場所,亦有些改作住宅、村屋、工廠或雜貨店。
坊間亦有些書籍記載昔日書塾/書室的點滴,例如:
- 何惠儀 ,《教不倦 : 新界傳統教育的蛻變》/《From Study Hall to Village School》
- 李子建、鄭保瑛、鄧穎瑜 , 《林蔭下教育:新界和離島學校的故事》
筆者嘗試紀錄昔日的書塾與書室位置,有興趣的朋友可作參考:
元朗區
書塾/書室 | 位置 | 評級 | |
翊廷書室 | 八鄉牛徑 | 3 | |
大紀家塾 | 八鄉田心新村 | 3 | |
蘭芳書室 | 八鄉橫台山竹坑 | 3 | |
崇文書室 | 八鄉橫台山河瀝背 | -- (已拆卸) | |
匯泉書室 | 八鄉橫台山河瀝背 | 已拆卸 | |
義裕書室 | 八鄉橫台山永寧里 | ||
東園書室 | 八鄉橫台山永寧里 | ||
錦文書室 | 八鄉橫台山羅屋村 | ||
植桂書室 | 八鄉上村水盧 | 法定古蹟 | |
龍田書室 | 十八鄉龍田村 | 2 | |
五奎書室 | 十八鄉白沙村 | 3 | |
福華書室 | 十八鄉水蕉新村 | 3 | |
俊華書室 | 十八鄉水蕉新村 | 3 | |
覺民書室 | 十八鄉水蕉老圍 | 3 | |
子養書室 | 十八鄉大旗嶺 | 3 | |
兆元書室 | 十八鄉山貝 | ||
克述堂 | 十八鄉東成里 | 3 | |
大樹下天后古廟永安社 | 十八鄉大樹下 | 2 | |
真光書室 | 十八鄉南邊圍 | ||
關西書室 | 橫洲楊屋村 | ||
南馨書室(南嶽書室) | 橫洲楊屋村 | ||
福興書室 | 橫洲 | 已拆卸 | |
興和書室 | 吳屋村翠安閣 | ||
愛光書室 | 壆圍 | ||
述卿書室 | 屏山塘坊村 | 1 | |
達仁書室 | 屏山山下村 | 2 | |
興寶書室 | 屏山山下村 | 3 | |
君悅書室 | 屏山山下村 | ||
覲廷書室 | 屏山坑尾村 | 1 | |
聖軒公家塾 | 屏山坑尾村 | 2 | |
若虛書室 | 屏山坑尾村 | 3 | |
仁敦岡書室 | 屏山坑頭村 | 法定古蹟 | |
五桂堂(五桂書室) | 屏山坑頭村 | -- | |
敬業書室 | 屏山輞井圍 | -- | |
仁壽堂 | 屏山欖口村 | 3 | |
士宏書室 | 廈村新圍 | 3 | |
榮光書室 | 廈村新圍 | ||
友善書室 | 廈村新圍 | -- | |
維新堂 | 廈村新圍 | ||
太初書室 | 廈村錫降圍 | 已拆卸 | |
綠榕書室 | 廈村新生村 | ||
仁壽書室 | 新田仁壽圍 | ||
德泰書室 | 新田新龍村 | ||
怡堂書室 | 新田青龍村 | ||
明遠堂 | 新田蕃田村 | 2 | |
東鎮圍書室 | 新田東鎮圍 | ||
積善書室 | 新田洲頭村 | ||
廷士家塾 | 新田洲頭村 | ||
開明書室 | 新田新圍村 | ||
力榮堂書室 | 錦田水頭村 | 1 | |
周王二公書院 | 錦田水頭村 | 2 | |
鄧虞階書室 | 錦田水頭村 | 3 | |
二帝書院 | 錦田水頭村 | 法定古蹟 | |
泝流園(知稼堂) | 錦田水頭村 | 3 | |
長春園 | 錦田水頭村 | 1 | |
耕心堂 | 錦田永隆圍 | 3 |
北區
書塾/書室 | 位置 | 評級 | |
客家圍書室 | 上水松柏塱 | 1 | |
陳氏家塾 | 上水松柏塱 | 3 | |
愛華私塾(仁華廬) | 上水古洞 | 3 | |
圖南書室 | 上水鄉大元村 | ||
凝秀堂 | 上水鄉莆上村 | ||
應龍廖公家墊(顯承堂) | 上水鄉莆上村 | 1 | |
應鳳廖公家塾(明德堂) | 上水鄉大元村 | ||
允升家塾 | 上水鄉莆上村 | ||
萃英堂 | 上水鄉 | ||
靜觀家塾 | 南涌李屋村 | 2 | |
永傑書室 | 打鼓嶺塘坊村 | 3 | |
觀泰家塾 | 打鼓嶺週田村 | ||
義興堂書室 | 打鼓嶺下山雞乙 | ||
允教書室 | 沙頭角萊洞 | -- (已倒塌) | |
定一家塾 | 沙頭角萊洞 | -- (已拆卸) | |
鏡蓉書屋 | 沙頭角上禾坑 | 法定古蹟 | |
泮林書室 | 沙頭角上擔水坑村 | 3 | |
思德書室 | 粉嶺粉嶺圍 | 2 | |
美德家塾 | 落馬洲 | 2 | |
善述書室 | 龍躍頭新屋村 | 1 | |
劉氏家塾 | 軍地 | ||
聯慶家塾(永諾堂) | 上水料壆 | ||
敬修家塾 | 打鼓嶺蓮麻坑 | 已拆卸 |
大埔區
書塾/書室 | 位置 | 評級 | |
敬羅家塾 | 大埔頭大埔頭村 | 法定古蹟 | |
六德書室 | 林村大菴 | 3 | |
育賢書室 | 林村大菴 | -- (已拆卸) | |
五昌書室 | 林村寨乪 | ||
玉蘭書室 | 林村上田寮下 | 已拆卸 | |
鍾師德堂 | 林村鍾屋村 | -- | |
育德書室 | 林村鍾屋村 | ||
沈氏古書塾 | 林村梧桐寨 | -- | |
文瀾書室 | 碗窰 | 已拆卸 | |
藝浣堂 | 泰亨中心圍 | 3 | |
善慶書室 | 泰亨祠堂村 | -- | |
叢桂書室 | 泰亨中心圍 | ||
正倫書室 | 泰亨灰沙圍 | ||
茂華家塾 | 龍丫排龍丫排 | 2 | |
寶田家塾 | 赤徑 | ||
成氏家塾 | 榕樹澳 |
屯門區
書塾/書室 | 位置 | 評級 | |
安定家塾 | 大欖涌村大欖涌村 | -- | |
俊英書室 | 掃管笏村第二區 | 3 | |
含英書室 | 掃管笏村第一區 | 3 | |
棣華書室 | 掃管笏村 |
西貢區
書塾/書室 | 位置 | 評級 | |
育賢書室 | 沙角尾村沙角尾村 | 3 | |
成氏家塾 | 清水灣俞屋村 | 3 | |
凌雲書室 | 清水灣上洋 | -- | |
桐崗書室 | 清水灣孟公屋圍心村32號 | ||
積善社學 | 西貢蠔涌 |
離島
書塾/書室 | 位置 | 評級 | |
陳氏家塾 | 南丫島大灣新村 | -- | |
惠潮書室 | 長洲國民路 | ||
寶安書室 | 長洲興隆後街 | ||
東莞書室 | 長洲 | ||
何氏書室 | 大嶼山東涌下嶺皮 | 已拆卸 | |
鹿地塘私塾 | 大嶼山梅窩鹿地塘 | ||
白銀鄉私塾 | 大嶼山梅窩白銀鄉 | -- | |
大地塘私塾 | 大嶼山梅窩大地塘 | ||
協和社學 | 大嶼山大澳太平街 | 已拆卸 | |
保安書室 | 大嶼山大澳 | 已拆卸 | |
張氏家塾 | 大嶼山貝澳鹹田舊村 |
其他
地區 | 書塾/書室 | 位置 | 評級 | |
荃灣 | 芳園書室 | 馬灣田寮村 | 3 | |
荃灣 | 南園書舍 | 荃灣三棟屋村 | 已拆卸 | |
荃灣 | 翠屏書室 | 荃灣老圍 | 已拆卸 | |
荃灣 | 聯芳書室 | 荃灣關門口村 | 已拆卸 | |
荃灣 | 文通書室 | 深井深井舊村 | 已拆卸 | |
葵青 | 養正家塾 | 九華徑九華徑 | 3 |
筆者嘗試製作一個「書塾與書室位置資料檔案」,如果想知道昔日鄉村學校的分佈,可以:
- 下載「書塾與書室位置資料檔案」
- 瀏覽地政總署的「地理位置標記工具」網頁
- 於網頁內的「功能表」選擇「匯入數據」
- 於「檔案」欄選取於步驟(1)下載的「鄉村學校位置資料檔案」
上述檔案亦可以用「Google Earth」開啓,Google Earth提供桌面應用程式版、Android版、iOS版及網頁版,但Google Earth顯示的資料不及地政總署的數碼地圖仔細。
注意:
- 資料可能有遺漏及錯誤,請大家自行判斷及查證
- 資料不包括兼作書塾與書室的祠堂
- 有些位置是推斷出來,跟真正的地點可能有出入
- 有些書塾與書室已被評級為歷史建築甚至法定古蹟
- 有些書塾與書室長年失修,有剝落或倒塌危險
- 跟村校不同,現存的書塾與書室都是私人物業,很多仍有村民居住或使用,除了部分法定古蹟之外,絕大多數都不對外開放
- 還請尊重昔日為教育作出貢獻的書塾與書室,切勿破壞或取走建築物的設施,切勿強行闖入